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在已结束的四个奥运项目比赛中包揽全部金牌,15岁小将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其招牌动作“207C”更是获得全场7名裁判中的6个满分,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的神奇。
新老结合 中国跳水展现绝对实力
本届世锦赛是巴黎奥运会前最重要的跳水赛事,中国队派出由6位奥运冠军领衔的12人阵容yy易游体育平台,在率先进行的混合团体赛中,老将王宗源与新秀张家齐搭档,以领先第二名英国队58分的优势夺冠,为中国队取得开门红,随后进行的男子双人3米板决赛中,卫冕冠军曹缘/王宗源组合顶住德国队的强力冲击,以总分472.86分蝉联冠军。
“我们每一跳都在和自己较量,”王宗源在赛后采访时表示,“德国选手的难度系数比我们高0.6,但稳定性才是制胜关键。”这一观点在女子10米台项目中得到极致体现——全红婵与队友陈芋汐的“内战”成为全场焦点,两位中国选手从第三轮开始便遥遥领先其他选手,最终全红婵以438.20分夺冠yy易游体育官网,陈芋汐以12分之差摘银。
全红婵突破“心魔” 207C动作获满分
备受关注的“207C”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动作成为决赛转折点,去年该动作曾导致全红婵在多站赛事中出现失误,但本次她以教科书般的完成度赢得裁判一致认可,单跳拿到99.00分。“每天练这个动作至少30次,”全红婵赛后透露,“教练让我把跳板想象成弹簧床yy易游体育,现在我终于不怕它了。”
国际泳联技术代表玛丽娜·格拉西莫娃评价道:“全红婵的入水角度近乎垂直,水花控制技术已经超越了这个年龄的认知范畴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大屏幕在慢镜头回放时,有观众用手机测量水花高度仅2厘米,这一画面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,#全红婵水花消失术#话题阅读量当晚突破3亿。
科技助力 训练模式全面升级
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本次备战首次引入“3D动作捕捉系统”,通过高速摄像机与AI分析,运动员能在起跳后0.3秒内获得旋转轴心偏移数据。“以前纠正动作靠教练经验,现在有实时数据支撑,”周继红举例说,“比如王宗源的转体速度比标准值快0.15秒,系统会提示他延长摆臂时间。”
这种科技赋能的效果在男子单人3米板预赛中得到验证,英国名将杰克·拉夫尔在难度系数3.9的5156B动作中出现重大失误,而中国选手谢思埸凭借稳定的发挥以第一晋级,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谢思埸6跳的平均入水偏差仅为8度,创下本届赛事最佳数据。
对手紧追 巴黎奥运悬念犹存
尽管中国队优势明显,但部分对手的突破值得警惕,墨西哥选手奥斯马尔·奥利瓦在男子10米台预赛跳出单轮108分的超高分,英国组合安德莉亚·斯彭多利尼/卢娜·史密斯在女双3米板决赛中更是刷新了本国历史最好成绩,澳大利亚队教练查米·威尔逊直言:“中国队的训练体系给我们很大启发,现在各国都在加强动作难度与稳定性的平衡。”
国际泳联最新公布的巴黎奥运周期评分规则修订方案,或将带来新的变数,新规要求决赛最后一跳必须包含3.8以上难度动作,这恰好是中国队部分年轻选手的薄弱环节,周继红表示:“回去就要针对新规调整训练计划,特别是男子跳台的109C和女子跳板的5154B。”
跳水文化热席卷全球
赛场外,跳水运动的全球影响力正持续扩大,组委会数据显示,本届世锦赛跳水项目门票售罄率达92%,其中全红婵参赛场次黄牛票溢价5倍,国际泳联顺势宣布将2024年跳水世界杯分站赛增至6站,新增开罗与吉隆坡两站赛事。
多地青少年体校迎来报名热潮,北京朝阳跳水训练基地教练李娜告诉记者:“现在家长最常问的问题是‘能练到全红婵那样吗’。”上海体育学院研制的“智能跳水训练舱”已接到17个国家订单,该设备能模拟不同跳台高度与水温条件。
随着布达佩斯之战收官,中国跳水队已启程前往德国进行适应性训练,这支王者之师的下一个目标,是在巴黎奥运会上续写“梦之队”传奇,正如全红婵在夺冠后所说:“跳水池里的每一个满分,都是从陆上训练的每一滴汗水开始的。”